由于微信小程序在電商領域的出色表現,導致很多人把微信小程序和電商劃上了等號,甚至認為小程序已經取代了傳統電商。實際上,小程序的假想敵并不是電商行業。
這里宜聘科技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。
從2017年初的上線至今,微信小程序一直在朝兩個方向迭代。
其一,小程序實質上還是東西。
張小龍曾對微信小程序有過描述,小程序誕生的目的并非是為了處理流量焦慮,而是一種躲藏進口、利用碎片化場景、“用完即走”的輕盈體驗,打通線上線下資源的一個紐帶。
也就是說,小程序的實質還是東西,恰巧遇到了微信的交際盈利,交際聯系圈抹平了消費理念上的差異,交際電商的裂變也就由之發生。東西特點的微信小程序,自然不會站在電商的對立面,在交際電商的場景外,會員留存。連接線劣等都是小程序的優勢。比如優衣庫、Zara等頭部品牌擁抱微信小程序,看到的是小程序的東西特點,有著徹底的自主權。
其二,線上和線下的中心態。
2008年電商初次被宜家提上日程,卻被創始人英格瓦·坎普拉德老爺子以電商會危害線下生意駁回,直到2018年10月底,宜家中國試水近兩年的電商業務才擴展至149個城市。但在8月份,宜家卻悄然上線了“IKEA 宜家家居快閃店”小程序,似乎不符合宜家小心謹慎的風格。
在電商格式幾近板結的背景下,直接以電商渠道的身份對標巨子們,無異于以卵擊石,但東西和中心態卻在雙11的比賽中對電商巨子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響。
以上便是關于微信小程序并不等于電商的相關介紹,想要開發制作微信小程序、網站建設、軟件APP開發和系統定制等,或者了解更多合肥小程序開發制作相關新聞資訊知識,都可以咨詢安徽宜聘科技。